不知道左耳入右耳出的你,有印象寫作課上老師總是提點 「要多用Vocab」 嗎?
正文前先問問你:
1. 老師常說 「多用Vocab」 是甚麼意思?
2. 老師、評卷員期望學生用甚麼 Vocab ?
3. 要用幾多 Vocab ?
接下來會提到一些對中學生的你來說較為進階的語言學概念,但若果你能通曉理論,相信有助碰上樽頸位的你。
「多用Vocab」 是甚麼意思?
用兩個設問簡單解釋:
鍾意音樂嘅你,除咗 「好聽」 之外,仲可以點樣形容?
會唔會識得從節奏、歌詞、旋律、樂器編排等唔同方面入手?
鍾意打機嘅你,除咗 「好玩」 之外,仲可以點樣形容?
會唔會識得從故事情節、操作難易、視覺設計、在地化等唔同方面入手?
你不需要理解上文拋了甚麼書包,但或許會頓時有了一個立體視覺去看待本來只是 「好聽」 的音樂或 「好玩」 的遊戲。
小總結:
1. 要寫好文,必須先有對外在環境的好奇、細心留意觀察的敏銳。
2. 「多用 Vocab」 指的是從不同方面擴展你對事物的闡述和形容,要做到這個效果就必須有足夠多的辭彙量。
道理我都明,到底怎樣才能有 「足夠多的辭彙量」 啊?
睇多啲、聽多啲、讀多啲、講多啲。
天下學問無捷徑,補再多習,睇再多攻略文章,都不及實實在在聽說讀寫。 睇咩聽咩好,有機會再講。
老師、評卷員期望學生用甚麼 Vocab ? 要用幾多 Vocab ?
以評卷準則為首的問題不如統一回答,讓我們看看 Rubrics 怎麼說 ---
Language 一欄關於 Vocab 是這樣寫的:
7分:
“Vocabulary well-chosen and often used appropriately to express subtleties of meaning.”
「選字精確,而且適當地運用能表達語義上微妙區別的字詞。」
6分:
“Vocabulary is wide, with many examples of more sophisticated lexis.”
「用字多變,有運用複雜的辭彙的例子。」
字面上意思似乎差不多,不過那一分之差就差在 “Subtlety” 一字。
要翻譯成中文有點難度,大概就是你會知道 「多謝」 和 「唔該」 都是表達謝意,但不是同義詞。
又或者剛打完風,你會知道吹的是 “wind”, “gale”(強風)或 “gust”(陣風),而不是 “breeze”(微風)。
又又或者儘管你知道 “wire” 和 “cable” 都對應中文的「電線」,但分得清前者是導電的金屬本體,後者是包覆好的電線。 你會知道 「充電線」 應寫作 “Charging cable” 而不是 “Charging wire”。
以上都是字與字之間的 “Subtlety”。
問題又來了:如何區分近義詞的不同應用語境?
(待續)
作者簡介:
Louise Sit|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英文系,曾任日校拔尖班導師。現為影像製作 Freelancer 及私人補習導師。 假設世界是個冒險樂園,會是位擲界 Gen-Z。
更多語言學習相關內容可瀏覽:Patreon.com/c/LouiseSit
聯絡電郵:louise@dse.best
留言討論